快捷搜索:  

靠后台费用获利的代办局势,曾经走到头了

"靠后台费用获利的代办局势,曾经走到头了,这篇新闻报道详尽,内容丰富,非常值得一读。 这篇报道的内容很有深度,让人看了之后有很多的感悟。 作者对于这个话题做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呈现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这篇报道的观点独到,让人眼前一亮。 " 账号设置我的关注我的收藏申请的报道退出登录登录搜索36氪Auto数字时氪将来消费智能涌现将来城市启动Power on36氪出海36氪研究院超人测评36氪企服点评36氪财经(Finance)职场bonus36碳后浪研究所暗涌Waves硬氪媒体品牌企业号企服点评创投平台36Kr研究院36Kr创新咨询企业服务城市之窗行政部门服务创投发布LP源计划VClubVClub投资机构库投资机构职位推介投资人认证投资人服务寻求报道36氪Pro创投氪堂企业入驻创业者服务 首页快讯资讯推荐财经(Finance)科技(Technology)创新城市最新创投汽车(Car)企服专精特新直播视频专题活动搜索寻求报道我要入驻靠后台费用赚钱的代理模式,已经走到头了新经销·2023-09-14 11:02关注如何做好新旧动能转换是每个快消企业都要面对的课题

最近笔者在西南和华南拜访了一些经销商,沟通了一下今年(This Year)各家的生意情况,这些经销商朋友(Friend)都有一些反馈和感受,笔者将其记录下来和大家做一个探讨。 

由于这些经销商在业内都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大商,所以在本文案例中,都将隐去其真实名字。只探讨生意和案例: 

01 西南某地区Y经销商

这个经销商是当地数一数二的经销商,主要经营休闲食品品类,几乎代理了国内所有的一线休闲零食产品。年销售额大概在1.3亿左右,和这个经销商交流下来,他给到我的一些反馈: 

1.  代理的一线品牌,前台毛利几乎都不赚钱,全靠厂家后台的返点支撑,为了改善毛利,不得不去代理了大量非知名的休食品牌,得以改善毛利结构。 

2.  主动退出了当地KA系统的代理和供货。这两年大卖场经营并不好,但对费用的要求却越来越高,如果没有厂家的强力支持,不可能赚到钱。 

3.  他所代理的一线品牌厂家所做的数字化,就是一个笑话,举几个他聊下来的案例,是哪个品牌就不讲了哈,免得尴尬。 

A.  某品牌需要时刻查询经销商的库存,于是给经销商的电脑(Computer)装了一个插件。国内某知名进销存软件企业,针对经销商提出的需求,为经销商提供了一个“虚假”的电子进销存账套,厂家的爬虫只能爬到这个假账套的数据,而非真实的数据。这么做的原因,是厂家有新品在库的最低库存要求,如果完不成,就罚款。 

B.  某经销商业务员电话里面安装了四五个品牌商的APP,以满足不同厂家在线订单的需求。很多厂家的APP根本不考虑经销商业务员的工作情况,操作十分复杂,很多非人性的功能导致该经销商业务员苦不堪言,十分抵触。但是又不得不操作,不然拿不到费用和奖励。 

C.  某品牌对市场的铺货率、售点的重点品项进货率,以及终端生动化做了一系列的考察,可是该品牌在该省会市场有四五个经销商,几个经销商一合计,一家出了1000块钱,共同雇了一个文员,然后帮厂家业务经理“统计”厂家领导需要的数据。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完不成这些指标,就会罚款,扣费用。可是厂家给的前台毛利根本无法支撑经销商的经营成本,全靠后台返利获得利润,所以倒逼经销商造假。 

D.  为了完成任务,拿到费用返点,横跨三个省往湖南零食市场窜货。湖南零食店的货源需求,来自于厂家的业务经理。 

E.  当地市场,批发市场的货窜得横飞,某口香糖的货品从上海窜过来,单箱价格能差40块!另外一个休食价格乱得一塌糊涂,向厂家投诉,厂家经理信誓旦旦,你只要收回来,他就给补费用,补差价,但是经销商问为啥只堵下游,不管上游,理由是我们(We)是外资,要规避祖国的反垄断法,要合规…… 

F.  该经销商是某休食品牌西南最大的经销商,三年,只见过这个封疆大吏一面,即使这一面,不聊工作,不下市场,只打了一下午(Afternoon)麻将…… 

02 东南地区经销商Z

该经销商是某西部一线名酒品牌全国TOP级经销商之一,主要经营华南市场,之前做该品牌省级代理,现被切割到只剩华南某超一线城市几个区的代理,年销售额1.2亿。 

1.  该经销商专注做该品牌一线名酒,这两年增长势头一直很猛,但是业务增长压力非常大,基本上都是50%以上的增长目标。 

2.  该品牌产品价格倒挂非常严重,终端零售价贴近于出厂价,向渠道供货,价格基本上都是低于出厂价。为了完成任务,得把后台返点全部贴上。 

3.  京东拼多多百亿补贴,让线下生意十分难做,大量名烟名酒全国进货,谁的价格便宜就从谁那里进货。 

4.  该经销商说厂家天天喊着控价盘,控价盘的手段就是通知经销商马上要涨价,倒逼经销商打款发货,然后涨价后控货,但是该企业价盘控制如同儿戏,一旦发现完不成任务,立刻降价,全国放水。 

5.  厂家正在推一物一码,正在生产线改造,改造后就可以五码合一,没有任何可以窜货和倒货的可能性。 

6.  厂家积压了近千万级别的费用不给核销,经销商的利润全看年底返利,据说去年低,所有经销商都没有赚到钱,厂家为了开年会不让经销商闹事,集中核销了一批费用,返给了该经销商480万的费用。该经销商加上这笔返利,一算,2022年才将将打平。 

7.  也开始深度分销,厂家给承担了13个业务员的基本工资协助开拓终端网点。 

8.  该经销商表达的结论:表面光鲜,一肚子苦水。

03 东南地区经销商L

该经销商是华南地区的一个水饮的经销商,后来逐步改成水饮批发商,年销售规模在8000多万,主要经营华南某一线市场,该经销商反馈: 

1.  问及为何从经销商改做批发商?L总反馈,刚从厂家出来之后做代理,接了很多一线品牌,以为有厂家经验,应该不会被坑,结果(Result)没有想到,垫费用,担任务,销售任务压力巨大,天天罚款,费用被套不好兑现,实在是受不了了。 

2.  销售结构,从全部代理,变成了代理批发比例3:7,即大部分是批发,少部分代理。 

3.  该经销商较为有思想,曾融过4000万资金做B2B,但是该市场十分特殊,4000万很快烧完,没有结果(Result),结论是做B2B一方面要看市场,另外一方面也要看自身的能力。

4.  目前(Currently)和某精酿啤酒厂联合,推出了自有品牌啤酒在当地社区团购,盒马鲜生渠道销售。因为是白牌,毛利非常高。准备接下来战略上向操作这个白牌转型。 

5.  谈及将来,该经销商很迷茫,没有太多的战略规划,认为经销商的生意越做越难,能活下来,实属不易。 

04 感受

针对和上述三位经销商的交流,笔者的几个感受: 

1. 这两年经销商的生意非常难做。

问及大多数经销商,十个有九个都说不赚钱,即使赚钱,也非常的困难,批发,线上,团购,特别是不做深分的外资品牌,有一个品牌算一个,整个市场价格乱的一塌糊涂。 

2. 渠道被切割的七七八八,对经销商的影响非常大。

特别是做KA渠道的大经销商,几乎都不赚钱,在大卖场流量不断下滑的今天(Today),经销商的经营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3. 经销商普遍都比较迷茫。

特别是做单一品牌和做KA渠道的经销商,前者是受制于厂家,后者是受制于渠道,这两类的经销商生意可拓展和可增长空间都非常的小,转型会非常困难,在接下来几年,最先崩盘掉的大概率也是这类的经销商。 

4. 相对上条,做休食,做混合经营(代理+批发)可能者是做新渠道(社区团、B2B)类的经销商,相对会好过一些。但是进入门槛,以及对起跑的规模有很高的要求。

5. B2B小程序几乎是经销商的标配。

问及各家,要么厂家给配,要么自己配,几乎都有了B2B小程序,但是整体看下来,不论是厂家还是经销商,在线上运营都非常的初级,只是一个线上的订单工具,并未重视运营。 

6. 厂家目前(Currently)从经销商拿到的数据,基本上都是假的。库存,进销存,大部分也是失真的。

并不是经销商想这么做,问题是不做就拿不到费用……数字化,帮忙可以,但是别添乱! 

既然是想知道经销商的库存,就不要考察经销商的库存;想知道终端的真实数据,那就不要去考察终端数据……但凡加了“考察”,拿着经销商的毛利做威胁,厂家就别指望能够拿到真实的数据。 

今天(Today)的市场真不缺货,缺的是动销的方法,利用(Use)数字化的工具,好好琢磨琢磨做好动销的玩法,策略,要过程,比要结果(Result)更有价值。

7. 经销商的毛利真的太低了。导致的结果(Result)是,逼着经销商不得不向供应链平台化转型。

和Y经销商聊,人家的直接反馈,将会降低代理的比例,增加批发的数量。不想被套费用,不想做假数据,有钱就赚,没钱宁可不干。思路几乎和L一模一样。 

05 经销商转型建议

基于感受,我对经销商的转型,有一些建议: 

经销商的供应链转型是一个必然的结果(Result),做单一品牌的代理和单一渠道的分销,路只会越走越窄。 趁着这两年生意还有得做,强烈建议有转型能力的经销商,赶紧转型!在此,我有三个转型建议: 

一、从代理模式,逐步的向代理+分销模式转型:

大的逻辑和Y经销商提的思路比较相近,做分销商,尽量不签代理,减少任务,少垫付费用,多从前台毛利里面赚钱,减少后台费用对经销商的经营影响。 

把经营的思路,从单一品牌代理向多品牌分销模式转变,生意的比例结构,从代理为主,逐步的转向批发为主。

不要小看批发,批发的逻辑是下游客户的一站式服务。这对经销商的物流,商品管理,产品组合,经营效率都有极高的要求。 

过去经销商所有的能力都是来自怎么操作市场,事实上今天(Today)经销商更要具备向下游提供一站式服务的能力。 

二、逐步的向上下游延展

1. 上游,做白牌。

目前(Currently)上游生产企业的供应链基础设施非常完善,经销商只要具备推广白牌的能力,在自身的产品结构里面,就一定要加上白牌产品的结构,不断的优化自身的经营能力和推广能力,让自己逐步的具备品牌运营的能力。 

新经销也会在今年(This Year)10月份秋糖大会上,正式成立top500超级供应链联盟,旨在帮助有意向做白牌的经销商 们,找到合适的供应链和自动销的商品,帮助经销商改善毛利结构。 

2. 下游,做零售。

这里的零售不是让经销商开零售店,而是去开闪电仓。 

闪电仓的好处是,不需要考虑选址问题,不需要纠结流量的问题,只需要能够对仓内管理做好,运营,流量,美团都可以给到商家很多的支持,让经销商逐步具备零售能力,让经销商的供应链后台逐步的完善。 

三、向平台供应链升级

这里的供应链平台,不仅仅是批发可能者是B2B,而是指能够具备为上游品牌和下游零售商提供当地市场一件代发、一站式供应、一站式服务的能力。

这里面包含了仓储,物流,商贸,品牌服务,零售,营销,咨询及金融,数据等等各种复杂的能力。 

之前和嘉品云市的樊奇总交流下来,樊奇总的建议,经销商的代理生意+批发的流水一定要达到3亿+左右的规模,再做相应的升级。

这也是我为什么建议经销商一定要做 “批发+闪电仓” 的 核心原因。 

做代理销售额如果到3亿,经销商的内部复杂度将会是指数型增加的。 但是做“ 批发+闪电仓” , 一方面下游的C端数据反哺经销商,让经销商可以快速优化商品组合,另一方面,可以加速上游批发商品的进仓和优化。

通过这种组合,做到3亿+规模,再向供应链转型,这样经销商不会有较长的亏损期,转型也会相对容易一些。 

写在最后

这段时间的走访,让笔者深刻感受到经销商现有的生意模式,包括厂家的分销管理手段,都已经进入到不得不改的阶段了。问题是怎么改?改成什么样?这是需要论证的。 

从经销商层面,经过近几年的摸索,新经销基本上已经找到了一些手段和方法。可是对于厂家,如何能够在不影响市场的前提下,还能够重新找到新的增长模式,方法,去做好新旧动能转换。我想,这是每个快消企业都要面对的课题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经销”(ID:New-distribution),作者:赵波,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1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新经销特邀作者0收  藏+10评  论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微  博沉浸阅读返回顶部参与评论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登录后参与讨论(Discuss)提交评论0/1000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存储,怎么看?担心的事情还是来了1400亿现金储备,谁是最富裕的创新药企最快年底前完成并购,威马换壳续命民企500强发布:京东蝉联榜首,吉利纳税最多,腾讯研发投入最高当人们不再爱囤水饺汤圆,三全开卖牛羊肉从被抛弃到车企主动拥抱,汽车(Car)经销商重回牌桌?“天价实验猴”催生一个IPO,年入8亿手握两大储能上市公司,美的储能大棋“稳了”吗?最新文章推荐聚焦中高端功率半导体产品研发,「赛晶半导体」推出车规级HEEV封装SiC模块|项目报道半导体材料日本(Japan)占5成份额,但有死角一年内股价翻倍,超越LV成为欧洲市值第一,这家药企凭借“减肥神药”拿下3万亿市值余承东比李想更想赢苹果发布会没带给你的VR体验,这台跑步机做到了苹果发布会米哈游赢麻了,手游大战即将迎来大变局?郑志刚募了18亿祖国要禁售iPhone?假的,但法国出手了……刚刚,苏州一个超级IPO来了彩票店里的一个星期三新经销特邀作者

祖国快消品专业新媒体,致力于厂商转型升级与渠道数字化解决方案

发表文章131篇最近内容靠后台费用赚钱的代理模式,已经走到头了2小时前B冷C热,2023年经销商以悲情的方式抢了风头2023-09-12与其被抢走30%的生意,经销商为什么不自己开零食店?2023-09-11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下一篇赵本山复出爆火,我却笑不出来

江湖夜雨十年灯。

2小时前

热门标签博弈论杨轩跃龙门海马汽车(Car)债务融资海归电子价签华住集团卓别林名利场mcu电影(Movie)联盟完美天行张羽黄勇波士顿儿童医院太阳能电动汽车(Car)cps工业物联网cps联盟网上设备制造商黑暗骑士贺克斌祖国工程院变形记数据链现代农业印度经济(Economy)印度局势沙龙香水关于36氪城市加盟寻求报道我要入驻投资者关系商务合作关于我们(We)联系我们(We)加入我们(We)网站谣言信息举报入口热门推荐热门资讯热门产品文章标签快讯标签合作伙伴鲸准氪空间富途牛牛企服点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领氪36氪APP下载iOS Android本站由 阿里云 提供计算与安危服务 违法和不良信息、未成年人保护举报电话:010-89650707 举报邮箱:jubao@36kr.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2011~2023 首都多氪信息科技(Technology)有限公司 | 京ICP备12031756号-6 | 京ICP证15014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6099号意见反馈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将来36氪鲸准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Technology)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

靠后台费用赚钱的代理模式,已经走到头了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赞(876) 踩(72) 阅读数(4910)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加载中......
发表评论